Astri Logo White
Search icon
Astri Logo White
search icon

香港應用科技研究院 兼讀博士生工作計劃

成就未來科研領袖

想開拓創科視野,把握未來機遇?
請立即申請兼讀博士生工作計劃,既可繼續學業,又能學以致用,將前沿知識及技術應用在科研工作上。

香港應用科技研究院(應科院)兼讀博士生工作計劃,為有意投身創科事業的碩士畢業生提供機會,在應科院工作期間於香港本地大學兼讀博士課程。

計劃概覽

應科院研究領域


物聯網感測與人工智能技術
編號: PhD/IOTSAI

人工智能及可信技術
編號: PhD/AITT

通訊技術
編號: PhD/CT

先進電子元件及系統
編號: PhD/AECS

智能感知與控制技術
編號: PhD/IPCT

信息物理系統
編號: PhD/CPS

您具備獨特視野和創新思維嗎?
您想在科研領域上大展拳腳,研發惠及社會的創新科技嗎?

應科院就是您的不二之選。

應科院積極支持大灣區(GBA)發展成為國際創新科技(I&T)中心,以配合國家的關鍵發展策略和《香港創新科技發展藍圖》。通過善用大灣區豐富的資源和廣闊的科技應用市場,並借助來自內地及海外優秀研發人才的支持,我們致力於不斷推動大灣區的科技進步和行業革新。

應科院歡迎世界各地充滿幹勁和富有遠見的未來領袖加盟,參與各類尖端研發項目。

應科院兼讀博士生工作計劃亮點


受聘於應科院成為全職科研人員,同時在香港本地大學兼讀博士課程1

工作地點靈活安排:應科院4天 + 香港本地大學1天

兼讀博士生工作計劃,着重理論與實踐結合,開拓視野及豐富科研實踐經驗

通過本計劃,發揮您的潛能並探索新的知識領域

有機會將應科院所學技術領域與博士研究相結合

非綁定性質,參加者隨時可根據自身需要決定是否繼續學業或在應科院工作2

夥伴大學

(STEM是指科學、科技、工程和數學學科)

工作職責

  • 參與並負責研發項目
  • 從事基礎架構及應用的研究、開發、執行和集成
  • 了解並解決技術難題,從事技術研究及核心技術開發
  • 負責軟體、硬體應用及系統的設計和開發
  • 分析、評定、評估系統效能
  • 評估及緊密配合客戶要求
  • 支持知識產權開發
  • 監督技術、產品及專利的文獻綜述和市場調查,為論文撰寫收集背景資料

申請條件

  • 具有STEM相關專業碩士學位
  • 熱愛應用科技創新領域
  • 具有良好的團隊合作精神及溝通技巧

申請流程

  • 求職者應先向應科院提出研發工作職位申請,並成功獲聘成為應科院全職研發人員
  • 入職並在取得應科院的內部推薦後,向合作的香港本地大學提出兼讀博士課程申請
  • 通過大學的入學申請,就讀有關博士課程

申請方法

請將您的個人履歷發送至ta@astri.org。建議履歷不要加入個人敏感資訊,如香港身份證或護照號碼、照片等。

請在申請中註明本文所述研究領域參考編號(如PhD/IOTSAI、 PhD/AITT、 PhD/CT、 PhD/AECS、 PhD/IPCT、 PhD/CPS等)及擬報讀大學,履歷中還需包括以下資訊:

  1. 畢業院校名稱
  2. 已獲發的碩士學位及證書
  3. 您是否曾是應科院的職員?如果是,請註明任職時期

入圍候選人將由專人通知。有關兼讀博士課程入學方法,請參閱您所選香港本地大學的入學要求和申請程序。

常見問題 (FAQs)

1. 什麼是香港應用科技研究院的兼讀博士生工作計劃?

香港應用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下稱“應科院”) 的兼讀博士生工作計劃(下稱“計劃”)是為應科院的研發職員提供機會,在應科院全職工作同時兼讀博士學位。通過該計劃,應科院職員有機會在大學兼讀博士學位,選擇有興趣並與工作有關的研究範疇。應科院職員如欲參加該計劃,可聯繫直屬主管,直屬主管會就其下屬是否合資格參加該計劃提供初步指導,並需獲得應科院的內部批准。

2. 誰有資格申請該計劃?

該計劃是為應科院的研發職員提供機會,在應科院全職工作期間同時兼讀博士學位。有興趣的申請人應先申請應科院的科研職位。在被應科院聘用為全職研發職員後,有興趣參與該計劃的職員應諮詢其直屬主管,並取得應科院的內部批准。之後,有興趣的全職研發職員可申請大學的兼讀博士學位課程。

該計劃的申請資格由應科院及大學分別制訂。就應科院而言,您需同時符合應科院的入職要求及其相關雇傭規定,包括但不限於與職位要求相符的專業和能力及適合程度。應科院亦會考慮多項因素,例如有關職員的學術背景和工作經驗對博士課程的研究範疇的相關性,以及參加該計劃是否影響其在應科院的工作。就大學而言,申請人須遵守大學的入學要求和學術規定,包括但不限於學習期限、學費和其他費用的支付。有關大學兼讀博士課程入學條件的更多資訊,請瀏覽該大學網頁。

3. 如何加入應科院?

如您有興趣參加該計劃,請將履歷發送至ta@astri.org。建議您不要提供敏感的個人資料,如香港身份證或護照號碼、照片等。

請在履歷中註明您感興趣的領域參考編號(如PhD/IOTSAI, PhD/AITT, PhD/CT, PhD/AECS, PhD/IPCT, PhD/CPS等)及擬報讀的大學,並在簡歷中包含以下資訊:

  1. 畢業院校名稱
  2. 已獲發的碩士學位及證書
  3. 您曾是應科院的職員嗎?如果是,請說明就職時段

有關兼讀博士課程入學方法,可參閱您所選擇的大學常規入學要求和程序。

4. 應科院是否保證職員成功參加該計劃?

不會,應科院不能保證申請人成功參加該計劃。博士學位課程的錄取程序完全由大學自行管理,所有申請人均須通過大學的常規入學要求和程序。在應科院方面,應科院會考慮職員的相關資格,包括但不限於入職要求及是否適合空缺職位,應科院亦會考慮其他多項因素,例如有關職員的學術背景和工作經驗是否切合所申請博士學位的研究範疇,以及有關職員參加該計劃是否影響其在應科院的工作。

5. 兼讀博士生工作計劃的申請流程是什麼?

申請流程分為三步。

如您有興趣參加該計劃,請將簡歷發送至ta@astri.org。首先,有興趣的申請人應先向應科院申請研發職位,並成功獲聘為應科院全職研發職員。然後,有興趣的全職員工必須取得應科院的內部批准。申請人在獲得應科院內部批准後,可通過大學的入學系統申請兼讀博士學位課程。

6. 應科院是否提供與兼讀博士生工作計劃相關的支援?

由於申請人必須是應科院的全薪職員,應科院不會支付額外費用,例如學費或提供設備。該計劃的申請人須負責該計劃所產生的任何費用。該計劃的成功申請者經應科院批准可撰寫博士論文時涉及在應科院從事的科研工作,但是該職員須遵守應科院的常規要求,例如保密義務及任何應科院研究項目的知識產權所有權。在不限制該計劃的職員作為應科院職員應承擔保密義務前提下,如任何該計劃員工有意在博士研究論文中使用及/或參考應科院的數據、資料或其他資訊(包括其從應科院研究項目中獲得的資料),該研發職員必須事先取得其主管的書面批准。

7. 該計劃是否會影響職員在應科院的當前工作?

參與該計劃的職員的工作天數和工作時間均與應科院的全職職員相同。在職員成功註冊大學博士課程後,參與該計劃的職員可在主管同意下,具有遙距工作的靈活性以履行職務,每週最多一天(或八(8)小時)。

8. 參與該計劃的申請人如何安排工作?

參與該計劃的職員的工作天數和工作時間均與應科院的全職職員相同。在職員成功註冊大學博士課程後,參與該計劃的職員可在主管同意下,具有遙距工作的靈活性以履行職務,每週最多一天(或八小時)。

9. 參與該計劃後多久才能獲得博士學位?

是否能夠獲得博士學位將由大學根據有關博士學位課程的要求而決定。一般而言,兼讀博士學位可能需要六個學年的時間。

10. 該計劃的評估流程是什麼?

在應科院,每位參與該計劃的職員都會與全職職員一樣獲分配工作和績效指標,並會進行職效評估,遵守應科院的公司規則和程序。若應科院因任何原因終止聘用該計劃下的職員,該職員在大學的學習不會終止。就該計劃下兼讀博士課程,每位職員的學習進度將根據由大學有關兼讀博士課程的要求自行管理。參與該計劃的職員如未能符合大學評核的學習進度規定,可能須退出有關的博士學位課程。退出博士學位課程並不會終止有關職員在應科院的聘用。

11. 參與該計劃的全職職員是否可以在應科院工作期間退出大學兼讀博士學位的課程,或是否可以在大學兼讀博士學位期間從應科院辭職?

職員的博士學位學習將由大學自行管理,職員在應科院的職位聘用則由應科院自行管理。職員退出博士學位課程並不會導致其在應科院的雇傭關係終止。若職員因任何原因終止與應科院的聘用,其在大學的博士學位課程也並不會終止。在應科院工作期間,職員可隨時退出博士學位,或在兼讀博士學位期間,根據自己的意願終止與應科院的僱傭關係(須受僱傭合約的規限)。

12. 如果應科院的全職職員在兼讀博士學位期間轉為臨時職員,該職員是否仍有資格參加這項計劃?

由於這項計劃只適用於全職研發職員,因此職員在轉為臨時受聘應科院的生效之日起將被視為已退出該計劃。

13. 如需更多資訊,我應該聯繫誰?

您可以發送電子郵件至ta@astri.org與應科院人才招聘組聯繫。

14. 如果職員涉嫌濫用或操控計劃,會有什麼後果?

如果懷疑該計劃被濫用或操控,應科院管理層擁有唯一及絕對酌情權拒絕相關人員參與該計劃的申請、撤銷已給予的批准以及開展紀律調查。如果職員違反應科院的公司規定和政策,可能會受到紀律處分。

應科院給予求職者均等機會。求職者所提供的個人資料將僅用於招聘工作。詳情請參閱應科院私隱政策聲明

此中文內容為英文版本譯本,如中、英文兩個版本有任何抵觸或不相符之處,應以英文版本為準。

註1:
受限於大學的入學要求及學術規定,包括但不限於學習期限、學費和費用支付。另外,您需同時符合應科院的入職要求及其相關僱傭規定,包括但不僅限於您需具有與職位要求相符的專業和能力及通過年度績效評估。

註2:
您並不需要承諾於整個修讀博士課程期間留在應科院工作;同樣,您亦可在應科院工作期間隨時退出博士生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