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莹博士於2024年9月起出任應科院首席科技官。黃博士是一名傑出的科技專家,以推動創新和商業化的戰略視野和領導力而聞名,並在資訊及通訊科技(ICT)、人工智能、數據分析和決策科學等領域具備逾三十年經驗。他曾受聘於美國和中國多家大型跨國企業,負責制定研究策略、推進資訊科技和人工智能領域的發展。
他曾在聯想研究院、IBM研究院以及飛利浦研究院等知名機構擔任要職,在北京、上海和紐約等地累積豐富工作經驗和人脈。
黃博士屢獲殊榮,包括聯想領導力獎、多項IBM傑出研究獎和飛利浦質量獎。他在同行評審的學術期刊上發表了大量文章,取得美國和中國數十項專利,並獲授中國教授級正高級工程師的名銜。
他歷任北京大學軟件與微電子學院擔任客座教授、新興短距離通訊技術SparkLink國際聯盟的創始副主席,以及綠色計算產業聯盟的董事會成員等。
黃博士擁史丹福大學運籌學博士學位,以及復旦大學頒應用數學學士學位。
莊偉泉工程師於2024年9月加入應科院擔任首席營運官。他擁有超過30年的業務發展、策略、營運和管理領導經驗,在能源、建築和設施管理等多個工程領域擁有豐富的專業知識。
在其職業生涯中,莊工程師在可持續發展和創新方面貢獻良多,在粵港澳大灣區的經驗尤其豐富。自2005年在威立雅(前達爾凱集團)工作期間,他開發和管理了多個環保項目,藉創新技術實踐環境、社會及管治(ESG)理念。歷年來,他領導的項目合共榮獲30多個獎項,涵蓋創新、職業健康與安全、可持續發展和環境成就等領域。
此前,他於1993年至2004年在中電集團工作,在發電、市場營銷和客戶服務、資產管理和業務發展等多個領域擔任不同職位。
莊工程師致力培育年輕工程師並拓寬他們的視野。他發起多個項目支援年輕人才和促進他們成長,包括機械創新獎和師友指導計劃。2019年,他獲香港管理專業協會頒發的傑出可持續發展領袖獎,嘉許他在可持續發展和工程方面的卓越貢獻。
目前,他擔任英國機械工程師學會的國際副會長,同時也是香港多個諮詢小組的活躍成員。他擁有香港大學機械工程學士學位和工商管理碩士學位,以及眾多專業資格和資深會員頭銜。
范世君先生於2006年加入應科院,由首席工程師晉升至通訊技術部首席技術專家,領導團隊開發4G、5G及未來通訊技術,並透過與政府、企業、大學及研究機構合作,積極推動技術行銷及業務發展,以實現商業化。
范先生的貢獻包括開發領先的5G核心網、5G端到端智慧編排管理平臺、5G工業應用時間敏感網路、5G雲端機器人及V2X等技術,並已將技術轉移至20多家公司。他目前正帶領團隊開發人工智慧V2X及CAV解決方案,並在香港部署多個試驗系統,推動該技術在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
在他的帶領下,研發團隊榮獲多項獎項,包括香港通訊業聯會傑出科技成就獎、香港可持續發展創新及科技獎、日內瓦發明金獎、中國創新獎及香港工商業獎等。
范先生畢業於北京交通大學,專業領域涵蓋無線通訊網絡系統、電腦軟體發展、車聯網及大型通信網絡軟體設計。加入應科院前,范先生曾在加拿大及美國多家跨國公司擔任技術研究、產品開發及管理職務。
史博士在先進半導體領域有30年的工作經驗。2007年加入應科院之前,他曾於香港城市大學、新加坡製造技術研究院、飛利浦和英特爾等機構擔任不同的研究及管理職位。
史博士1995年由清華大學取得博士學位,曾於國際學術期刊及會議發表了超過120篇論文,擁有30個專利,獲得了2020年度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史博士現任國家專用集成電路系統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香港分中心副主任,國家先進半導體產業技術聯盟國際合作分委會的主席及北京大學客座席教授。
蔡振榮博士於2005年加入香港應用科技研究院。近年他領導團隊研發了多項創新技術,並屢獲殊榮,包括頭戴式顯示設備、自動光學檢測及基於深度學習的瑕疵檢測技術。由蔡博士領導的物聯網及感測技術團隊具有多方面的科技專長,包括高動態範圍顯示、智慧數字標牌、2D/3D 微型投影機、感測系統、擴增實境/虛擬實境頭戴式顯示、車載抬頭顯示器(HUD)、生物特徵及人機互動感測、2D/3D自動光學檢測、智能工業機器人、深度學習機器視覺、工業4.0智能製造、智能手機光譜儀及高光譜影像及物聯網感測相關技術。
蔡博士是一名資深的研究員,擁有超過25年研發經驗,並在美國、中國和台灣共有逾60個專利認證。
加入應科院之前,蔡博士在國立台灣大學指導學生在新型光學檢測及半導體封裝技術方面的研發,並曾任職於旺宏電子,負責新包裝技術研發及大規模生產技術實施。
蔡博士獲國立臺灣大學應用力學碩士及博士學位,以及台灣國立中興大學農學士學位。
張偉倫博士是應科院人工智能及可信技術部門的首席總監。他致力推動應科院的研發項目,領導金融科技及智慧城市發展領域,涵蓋生成式人工智能、多媒體數據分析、聯盟式學習、區塊鏈系統、網絡安全、私隱保護應用系統等。該部門屢獲本地及海外創科獎項,包括香港資訊及通訊科技獎、Asia FinTech Award及日內瓦國際發明展發明奬。
張博士的合作夥伴涵蓋公私營機構,包括政府部門、香港金融管理局等監管機構、金融機構和各類企業。他亦透過擔任個人資料私隱專員公署科技發展常務委員會成員等多個義務角色,為社會作出貢獻。
張博士擁有超過25年的研發及管理經驗,並曾於美國加州的Sun Microsystems (Oracle)及ATI Technologies (AMD)工作。他獲授香港城市大學工程學博士學位、史丹福大學電機工程碩士學位及美國康奈爾大學電機工程學士學位,以及取得多項美國技術專利。
陳建龍先生是專業的科技專才,在新興感測與顯示相關技術領域擁有超過25年的經驗。作為應科院智能感知與控制技術部門(IPCT)主管,他主導新興感測與顯示技術的核心技術平台研發尖端技術,包括光子器件、光學感測與顯示模組、智慧硬體系統以及各類感測和顯示演演算法。
在他領導下,IPCT研發的解決方案包括微型顯示的液晶光閥技術、衍射光學元件、全息光學、用於防偽的波導光學技術、用於行為分析的3D感測模組及具私隐保護的事件感測模組、多因素生物特徵感測設備以及增強現實/虛擬實境/混合現實顯示技術。
陳先生的專業知識涵蓋應用研究、產品設計和製造、產品營銷、管理和初創企業。他致力透過技術授權、合同服務、管理層收購和分拆來推動技術商業化。他的團隊開發的技術解決方案已在香港不同領域成功落地,包括護理、建築、交通等一系列與智慧城市及元宇宙相關的領域。多年來,他們成功結合產學研資源,先後與內地及海外一綫廠商成立聯合研發中心及實驗室,推動香港在感測及顯示技術領域的發展。
陳先生先後帶領研發團隊贏得兩項香港工業獎、三項香港創新科技金獎以及五項日內瓦發明金獎。作為發明家,他已申請10項專利,迄今成功取得六項專利。
他自2015年以來擔任中國國際光電博覽會的新型感測及顯示技術論壇主席,並擁有香港中文大學電子工程碩士學位,專注於數字及圖像處理,亦取得香港科技大學工商管理碩士學位。